第(3/3)页 这边郭斌也是看得眼前一亮,与关羽对视一眼,暗暗点头。郭全与董杏儿两人更是欢呼雀跃,显是兴奋已极。 这么一交手,那边的矮子暗暗心惊,当下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起来。 转眼间二人已过了二十几招,那矮子挥舞着木杖护住周身,杖端风声不绝,倒让人不敢小觑。而白衣青年只是乘隙攻上几剑,动作似潇洒随意,然每一剑都奔矮子招式中的破绽攻去,故他每一次攻击都逼得矮子手忙脚乱好一阵。 眼见如此僵持下去必然落败,矮子低喝一声,杖法陡然变得细腻温婉起来。其中不仅有杖法的大开大合,竟也有剑法的飘逸灵动,一根粗长笨重的木杖竟然让他使得灵巧若游龙,开合如山崩。灵巧处仿若处子绣花,狠辣处却似巨蟒出洞。端得是变化万千,让人防不胜防。 看到这里,关羽低声对郭斌道:“此人果然便是太平道中人,这一套杖法关某也见识过,正是大贤良师的六合杖法。” 那个一直旁观的高个行人往关羽处瞟了一眼,便继续看向场中。 只见这时矮子已扳回劣势,一套杖法使得飘忽不定、刁钻险恶,所谓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 又斗了数合,白衣青年剑法也是一变,不再似先前的飘逸灵动,而是变得迅捷无伦,愈发地凌厉难当。非但如此,剑锋飘飞间竟有噼啪之声,似雷霆、似海啸。剑招固然凌厉无匹,噼啪声更是搅动人心神,若是心志不甚坚定者只听其声怕是便要落荒而逃。 郭斌见此,心中一惊,看向关羽,却见他也是震惊地盯着白衣青年,稍倾方对着郭斌缓缓点头,低声道:“此子所用,必是风雷剑法无疑。” 再看场中,青年剑法一变,便仿佛变了一个人,招招抢攻,不复先前的温文尔雅。剑端既挟风雷之声,招式也似狂风骤雨一般,直压得矮子步步后退,败势已显。看到矮子将败,高个汉子叫道:“你且退下,我来会会他的风雷剑法。”说着挥动手中兵刃加入战团,一杖直逼青年腰眼。青年见这一杖来得猛恶,只得放弃追击,挥剑接招。 太祖将赴洛阳,得德操先生赐字潜阳。 --《司马德操列传》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