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听到这里,关羽都忍不住伸手给了他一巴掌,道:“什么叫鸟毛,那是鸿毛。” 郭斌一路看着他们打闹,也不做声,只心中暗爽不已。用后人的东西,来古人这里装13真是爽啊。看看,就连荀彧都被哥们儿说的一愣一愣的。想到这里,郭斌再也装不下去了,就站在大街上插着腰,深吸一口气,仰起头,“哈哈哈哈”大笑起来。当真是声振林木,余音绕梁。 见路边的行人都一副看傻缺的眼光看着郭斌,关羽、郭全与董杏儿三人各自后跃一步,离得他远远的。 待郭斌笑够了,也不理众人的惊愕,上马返回郭府了。 郭斌是潇洒得意地走了,留下的一众儒生可傻眼了。 这一手潇洒流畅,矫若游龙的行书他们便没见过,那四字的骈文更是读来让人热血沸腾不已。 这时,来太学充任教员的侍中卢植经过,见一群人围着桌案议论纷纷,便分开众人,进入圈内。 看到桌上的字,他先是一怔,看到荀彧在场,便问道:“文若,这是怎么回事?” 荀彧正思索郭斌说的话,这时听到有人问他,抬头一看,竟然是卢植,忙行礼,道:“卢先生好。” 一众博士也回过神来,纷纷作揖打躬,忙活了好一会儿才结束。 卢植又问道:“这是谁写的?” 荀彧回道:“回先生话,是某乡中名士,阳翟郭潜阳所书。” 卢植道:“哦,这是为何所书?” 当下荀彧将众人如何讨论《熹平石经》,如何言道羡慕归隐山林的隐者,郭斌如何点醒众人,如何评价党人,又如何书写这一篇骈文,一五一十地对卢植说了。 卢植不动声色,缓缓点头,道:“原来如此,何颍川多贤士也。”出了一会儿神,方道:“文若随我来。” 荀彧连忙应是,跟在卢植身后去了。 剩下众儒生面面相觑。 这位卢侍中,为人豪爽,性格刚毅,博古通今,是当世大儒,却不喜作词赋,更是很少当众表扬人。来太学任教这大半年了,也就几个学生能入他的眼,荀彧就算一个。可是今日看了郭斌的文章,一句“何颍川多贤士也。”当真是让在座的众人惊掉一地的下巴。 于是,一传十,十传百,郭斌的名字在太学传开了。 初,(荀彧)见太祖于太学。说之以少年中国,众儒惊为天人。时卢子干任教太学,闻之,叹曰:“何颍川多贤士也”。 --《许昌侯荀丞相列传》 第(3/3)页